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球快播:“道·象·数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各方学者讨论《周易象数学史》

来源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时间:2023-06-06 05:37:54

“道·象·数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各方学者讨论《周易象数学史》

2023年4月27日,“道·象·数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周易》象数学与中国哲学、儒释道三家思想与象数学、象思维、中国哲学的现代创新和转化等主题展开。

张志强所长致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志强首先致开幕辞。张志强所长指出,象、数、理的结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质,三者从来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易学中的象数关系,紧贴着道这一文化背景,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明的核心特质,在此层面可以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如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现象学存在论、现象学与中国象观念的讨论,以此增进中西哲学互鉴融合。他说,欣闻山东大学林忠军教授《周易象数学史》出版,故而邀请林老师出席本次研讨会,希望借助此书对易学象数学、易学哲学研究的推进,带动传统象数之学与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张志强所长还回顾了哲学研究所老一辈学者王树人先生对“象思维”及其哲学的研究,勉励青年学者赓续传统、生生不息。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刘丰研究员也在致辞中对各位教授、学者能在百忙之中参与此次研讨会表示感谢,介绍了哲学所“中国哲学学科团队”获评“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团队”和获得社科院“登峰战略”的资助情况,以及中哲室举办的系列学术讲座和会议,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哲学所和中哲室的发展。

山东大学林忠军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中心林忠军教授先就《周易》象数学与自然科学、哲学思想、象思维、术数学和数理逻辑思维的交涉与关键问题作了发言,指出应辩证看待易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易学研究一方面是探求本义的传承,另一方面应积极与科学、哲学、历史和社会文化互动,延续和创造中华大易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向世陵教授结合林忠军教授《周易象数学史》的宋明部分,以程颐、朱熹、陈应润、胡方平、韩邦奇、李退溪等易学家为例,提出要重视研究象数学中学者之间的相互批评、思想争锋。南开大学哲学院吴克峰教授围绕象数学与易学逻辑,从逻辑学的角度谈象数学的相关议题,结合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把象数放入到易学逻辑中,将其看作是符号化的形式语言,认为林忠军教授的《周易象数学史》为易学逻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清华大学哲学系丁四新教授做了题为《象数关系及〈周易〉解释展望》的发言,他从象数关系入手,根据清华简等出土文献,提出当今解释《周易》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对当今《周易》解释以及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刘震教授认为易家在先秦已有学术团体和专门文本,他结合《周易象数学史》强调了爻象的重要性,揭示了易辞分析的卜筮传统,指出回归象数本身的必要性,以及从象思维构建易学体系的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涛教授围绕“宋易与宋韵”,结合林忠军教授关于象数学定义、象数和义理关系讨论,指出宋代象数易学研究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思潮。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章伟文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周易》与其他经典有根本不同之处,认为易学的象数和义理之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价值,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有独特意义,应得到充分重视和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孙国柱以觉浪道盛的尊火为宗论,阐释了儒佛会通中的象数问题。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助理教授李震梳理了20世纪宋代象数易学研究历程与代表性作品,并结合对李之才、邵雍易学的研究指出两卷本《象数易学发展史》和三卷本《周易象数学史》的著述特色和递进关系。

下午,与会学者继续就“道·象·数与中国哲学”作了精彩发言。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王鑫指出《周易象数学史》是易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推进,认为狭义的象数可以理解为诠释经义和建立象数模型,探究《周易》所模拟的宇宙天地的根本性原理,古代术数则是古典生活世界相关知识体系的建立,两者体现了易之体和易之用。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高海波围绕《周易象数学史》,并结合研究宋明义理学的体会,认为《周易象数学史》是近四十年来象数易学研究的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象数易学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赵中国认为,易学研究需要贯通和拓展,前者有朱伯崑、林忠军、高怀民等先生的著作为代表,后者则是要将易学研究贴近先贤思想世界、深入哲学探讨和朝向世界哲学。哲学所任蜜林研究员围绕《易纬》和其中的《稽览图》一文,指出《稽览图》含有卦气说、世轨说等象数思想,卷上的思想大体与京房相同,似出于京房后学,而卷下的卦气说则与孟喜相似,可能由孟喜后学所作。《哲学动态》编辑李芙馥通过考察从王弼《周易注》中的阴阳思想,认为王弼对汉代象数易学有着自身的接受特点,并且有所发展。《哲学研究》编辑胡海忠以八卦及易学家的解释为例,从物的观念化和观念的物化,认为易学取象体现了实际哲学的精神。此外,也有学者关注国外易学研究情况,《哲学研究》编辑张丽丽从国外易学研究角度,介绍了卫德明对邵雍方图的改造及其思想,分析其解释、研究《周易》的一些方法和问题。哲学所副研究馆员胡士颍介绍所写《四十年来的象数易学研究》一文,简要陈述了文中对象数易学发展概况、特点、内容、成果、成就及问题的看法,认为建构中国象数学是中国哲学现代创新和转化的题中之义,也是面向世界哲学的文化自觉。

会议还对一些易学根本问题和重要议题做了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辛亚民指出,《周易》卦爻辞是经学研究和义理诠释的基础,并具有文辞的多义性和编纂的特殊性,因此易学研究应当充分兼顾并注意其中的复杂性。清华大学访问学者赵敬仪副教授也讨论了《周易》古经的诠释问题,认为象与辞是《易传》易学的重要解释理路,提出自己关于象辞关系的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李丽珠从朱熹《太极解义》关于动静的思想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朱熹太极之理是可以活动的理,包含了生机的彰显和收敛,具有生生不易的趋向性。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楠认为,易学与明清道教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蕴含的宇宙生成论、性命论、丹道练养论等都体现了易学和道教生命哲学的互动和会通。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张学谦、陈俊谕博士分别就《易纬》重新编理和清代《周易集解》编订发表了非常独到的研究观点,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文献整理建议。

会议最后,《哲学动态》编辑部主任陈霞研究员作最后总结,她首先感谢来自京津两地的专家学者和特别邀请的林忠军教授,认为大家围绕本次研讨会议题作了精彩发言和讨论;她指出,象数易学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特色,不仅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更是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的积极贡献,应该更好地融入当今世界哲学的发展之中。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中国哲学研究室承办,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资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的30余位专家参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交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20余位学者、学生旁听了本次会议。(胡士颍 潘俊秀 吕志坤)

《周易象数学史》(全三册)

林忠军 著

2022年12月第1版

280.00元

978-7-5732-0519-3

本书是第一部《周易》象数学通史,系统地论述了象数易学从先秦到明清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历代象数易学家的思想内涵和注《易》的体例方法。同时,对易学史上的不少疑难问题和学术公案做了考证、解答。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安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