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一键脱衣、换脸亲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AI作恶的受害者|世界快播报

来源 : 北京日报    时间:2023-03-28 22:18:15


(资料图)

近日,一女子在地铁上的照片被AI“一键脱衣”并在网络疯传。后相关方出面澄清,受害女士是一位博主,照片是去年分享在某社交平台的,没想到被不法分子用AI软件合成了淫秽图片四处传播,目前正搜集证据准备维权。

利用AI对他人照片“一键脱衣”,并在公共空间大肆散播,乃至添油加醋“造黄谣”,如此行为已然突破道德底线、践踏法律红线。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刑法》等,非法利用他人个人信息,编造涉性隐私的虚假信息并予以传播,是明显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前段时间,某高校学生恶意P图侮辱女性被行政拘留。再往前追溯,2020年“杭州一女士被造谣出轨快递员”一案更具标志意义,且开了对于发生在网络上的诽谤罪可视情节严重从自诉转为公诉的先河。说到底,网络空间从来就不是法外之地,恶意造谣诋毁他人必付代价,期待更多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勇于维权。

无独有偶。前几天还有类似事件引发关注——某男子利用视频合成技术,将电视剧中与某知名女星亲吻的男主角换成自己并上传视频,效果俨然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两起案件细节不尽相同,但细究起来,都直观展示了借助AI“造黄谣”的可怖之处。一来,造谣成本迅速拉低,以前或许还得动手P图,现在一键生成更为“病毒式”传播大开方便之门。二来,受害者无差别,明星可能被恶搞,素人同样可能被伤害、被针对。三来,追责难上加难。此前网络造谣就因为匿名性导致追责不易,如今在AI加持下,造谣源头更难追查,传播链条病毒式延展,维权只怕更是赶不上造谣速度。

作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本身是中性的,但背后操作、设定、使用的是真实的人,AI可用来兴利向善,也可用来牟利作恶。这也提醒我们,普及人工智能技术时,必须以法律和道德加以规范,避免滥用、泄露和侵犯个人信息等行为。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已经较早开展人工智能立法探索,并且针对“AI换脸术”专门出台了管理规定,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应用商店都要从源头上对深度合成内容提前把关。至于广受诟病的“一键脱衣”等灰色软件,更是早就被封禁下载。但就现实来看,“灰产”恐怕还有变体,仍需加强监管。其中平台作为关键的传播载体,也必须守土尽责,对侵权视频加强审核、建立机制,真正成为健康优质的信息分享地。

谣言止于智者。“网络病毒”的危害人所共知,每个人也都应该成为“安全围栏”的重要一环,遇到不实信息随手举报,别去围观恶劣内容,保护别人、净化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和身边人。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安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